首页 >> 行业视线 >> 律师风采

千里律程写芳华


——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+1援助律师宋海燕工作小结

【 字号   作者:宋海燕来源:安徽滨阳律师事务所发布时间:2019-01-28 浏览:3112

  编者按
  “不问西东,不负芳华”,她用青春书写律师志愿者的华文;
  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她用专业的服务彰显律师志愿者的责任与使命。
  安徽滨阳律师事务所宋海燕律师,正用她的身体力行,践行着中国律师的使命,她希望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,让她所服务的当事人,不分男女老幼,不分地域民族,不分贫穷富裕,都能得到专业律师的法律服务,让人民群众通过律师的努力,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。
  宋海燕律师响应由司法部、团中央联合发起,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“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”,远离家乡安徽寿州古城,远离城市的繁华,远离家人,放弃丰厚的收入——《千里律程写芳华》,赴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担任志愿者律师已经三个年头了,为当地的法治进程无私的奉献着,她为我们淮南律师做出了表率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  我们把宋海燕律师书写的这份工作小结分享给大家,希望全体律师能得到与编者相同的感受,获得榜样的力量。


  光阴荏苒,时光如梭。不知不觉又迎来了年终岁末。在这个欢聚一堂的日子里,首先要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基金会领导,在如此繁忙的年末仍然心系志愿者们,不远千里来到海南,为为我们送来温暖。其次,我要感谢海南省厅省法援中心,对我们不遗余力的关心和支持。每一届志愿者座谈会上,领导们都会向我们服务地的司法局提出切实的要求,支持我们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给予我们生活上的保障。再次,我要感谢我服务地的司法局。感谢局领导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照,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和关爱。最后,我要感谢我所在的安徽滨阳律师事务所、淮南市和寿县两级司法局及省市律协,是他们的殷切希望让我牢记自己的职责,从家乡来到异乡,披荆斩棘,不问归期。



  回首过往,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、感激、感动。
  诗人艾青在《我爱这土地》中写到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武汉失守,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。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。
 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,为何却也常常眼含热泪?因为,法律援助助力脱贫攻坚,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因为爱,爱这份职业,爱这片土地,爱这片土地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。
  2017年我在安徽寿县古城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执业,尽管也经常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、普法宣传等工作,但当时的我,毕竟还是以办理收费案件为主。直到有一天,我看到了安徽第一位援藏女律师陈贤姐姐的报道,看到她在祖国最偏远的地区,为牧民普法,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自己何其渺小。那一年,我毅然决定,参加中国“1+1”志愿者行动,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  过去在海南援助的一年里,得到了省厅省中心及所在县司法局各级领导、同事的关心、关爱和无微不至的关照,于是在2018年度服务地的选择时,我毫不犹豫的决定继续留在海南。如今,海南正在掀起建设自贸区、自贸港的热潮,在这新时代的开端,更加需要一批有一批我们这样的志愿者爱心接力,为当地的法治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

  30000公里,我用车轮丈量海岛的一片片土地
  为了方便办案,我将私车托运至海南。无论是外出办案,还是普法宣传,我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依然行驶了近三万公里。这是一片有温度的土地,我用车轮一点一点的丈量她、感知她。
  琼中县共有两个派出法庭,均在下面乡镇。除了经常下乡镇调查取证外,还有部分案件需要到派出法庭立案、开庭。县司法局共辖十个司法所,红毛、湾岭、和平、黎母山司法所也是办案常去之处。除了办理服务地指派的法援案件,还多次参与下村镇普法,为农民工送法进工地。
  琼中县地处海南最中部,交通相对闭塞,仅有一家律师事务所,常年办案的仅父子两人,为当地造血,做好传帮带是另一更为重要的任务。本年度的+1志愿者云淇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女孩子,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可以代写文书,对简单民事案件与我一同出庭参加诉讼已经能做到应对自如,看着她一天天的成长,我由衷地感到高兴。我的最大心愿是能在2019年辅导她通过法考,将来能够独当一面。


  调解全覆盖,情法并举止纷争
  《论语》中“听讼,吾犹人也,必也使无讼乎”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。构建和谐社会,法援律师应多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。调解是定纷止争的最好方式,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最高境界。
  本年度跨省2000余公里,亲赴浙江宁波调解琼中县委县政府督办的农民工讨薪案件66宗,为社会稳定尽了自己绵薄之力。
  近期办结的一起校园责任纠纷案件更是历经三次调解,最终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6.3万元。该案的受援人吉某是一位贫困户,其13岁的儿子在校期间,趁夜里与另外两同学偷翻墙外出,并偷盗摩托车骑行在山路上发生翻车单方事故后抢救无效死亡。意外发生后吉某与学校及保险公司沟通不畅后申请法律援助,先指派给本地律师后又重新将该案指派给我。在接触受援人后发现,其性格暴躁、偏激,且不听劝解。分析案情后,了解到该案的赔偿范围,考虑到一旦诉至法院,按照责任划分后能够拿到的赔偿款有限,再结合受援人的性格特点,顾及到后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后果,于是积极与学校、教育局、保险公司协调,并三次将上述单位领导及负责人邀请到司法局进行调解。最终为受援人获得除学校垫付抢救费8000元以外255000元整,该案最终调解结案,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。


  为少年护航,未成年保护一直在路上
  本年度仍然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为王某奇、胡某雄、何某华等辩护,并积极与未检科的承办人员联系沟通,提交法律意见书,最终为他们争取到了附条件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。
  犹记得会见何某华时的场景。这是一个自幼父母离异跟奶奶长大的孩子,其父离婚后不久再婚,对其不管不问。母亲后来也改嫁他乡,平时只有与奶奶相依为命。从小,缺少父母的关爱,导致一些小偷小摸的毛病。其所在的派出所民警,经常为了看住他,给他十块八块的零花钱,让他在派出所里一呆就是半天。后来,这孩子还是没能忍住,去一家饭店的吧台,偷取了三千多的营业款,并在一户邻居家偷了五百块现金。而彼时,他刚满十六周岁。也就是说,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。这一次的会见,这个孩子突然在我面前嚎啕大哭,可能他的意识里并不知道他的无知已经将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。在安抚了他的情绪之后,并且感受到他的真诚悔改的决心后,我再次的联系了未检的承办检察官,通过多次沟通,最终琼中县检察院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。
  延长服务期,割舍不下公益情
  忠于法律,帮扶贫弱,伸张正义,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,我深感重任在肩,从不敢松懈。
  放弃丰厚的收入,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,继续选择留在海南这片热土,既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,也更因为这里的百姓对法治阳光的渴望,对法律服务的需求。“无问西东,不负芳华。”坚守法治信仰,传播法治阳光,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,我愿肩负起新时代律师应有的责任担当。
  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”我很幸运,迎来了在这片热土上服务的第三个年头。一路走来,既有艰辛,更有收获。



  2019年1月25日

(责任编辑:周标)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